2015年2月27日 星期五

粵東行 – 外在輝煌內裡墮落的潮州



又是無聊得很要找地方走走,近香港可兩三天搞定的地方,只餘下粵東。


一張由深圳往東的動車票,在潮汕站下車,北站場對出的客運站,有去潮州或汕頭的巴士給你選,就先去潮州。


在南橋市場下車,對面就是牌坊街入口,也就是這次旅程的真正開始。


選去潮州還真有點屎忽痕,大概這地方未嘗做過帝都,也不像廣州般有深遠的向外交流歷史 (原本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潮州被劃作開放口岸,但潮人反抗只好把口岸改作汕頭)總叫人以為沒甚麼看頭可言。

其實潮州可看的都似收收埋埋,不是他不想傳揚,而是他的個性,令外人不想為他頌揚。


這裡就算未做過帝都,卻是唐宋多位宰相的流放之地,韓愈、李德裕,宋亡三傑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也在這裡避過難,他們帶來了文化,也帶來對朝廷、對北方異族的怨憤,都埋在此地。










由牌坊街轉進去甲第坊,一間間民居的門面,都是兩旁劃滿彩繪。


有些則是水墨畫,這些都是盡顯門面的華麗,有異於北方民居門面多是簡樸,一來此地那時也是山高皇帝遠,達官貴人不用顧忌會否渲賓奪主,二來這些民居多建於清代,壁畫有些是講桃園結義或王母娘娘等故事,似是南方士紳,向北方滿族朝廷宣示,自己才是華夏正統。


















找了個攤檔,花兩塊錢買了芋頭和蘿蔔餅食,再轉向北走,就是開元寺,和強國有名氣點的寺廟一樣,進去要先付五塊錢。相對洛陽白馬寺,這座叫年輕一點 (建於唐代,但反正都重建過,論誰更古老其實沒甚麼意義),面積也小很多。有新舊兩邊,新寺兩旁的浮雕雕得不錯,似乎論比價性這裡又比白馬寺值一點。


出開元寺再往東走,途中又吃了個潮州春卷,比香港酒樓裡賣的不同在於用料:潮州混入了蝦米和冬菇,口感較豐富。


東行先看到就是潮州城牆,廣濟門城樓是民國年間重建而成,或正因清朝已亡,再無顧忌,鄉紳也急不及待,把家鄉的門面追到如同帝都。


較遠的上下水門,門樓也如此高昂,可見潮州人不放北方朝廷在眼內。


潮州城牆上去不用錢,只是強國很少可會有益街坊的東西:一上去便見到一地野草垃圾,無管理狀態似。大概潮州古城裡很多民國後重建的,有四五層高的民房,站在城牆上也無法俯視整個古城,景觀比大理的還差。因為搞不到甚麼錢,政府也就放棄了它了。




廣濟門對面是中國四大名橋之一的廣濟橋,大概這已是這裡名聲最響的文物,故上橋便要掠你五十塊,由於看來太掠水,故遠觀算。




經廣濟門回到城裡,向西走往西湖的途中,牌坊街又見到較多較高的,建於民國的建築,外型多四平八穩,顯得較實用主義。


再沒百貨的百貨大樓。








這裡也有個喜帖街,賣些婚嫁用品,整條街顯得較紅檔檔。



韓州的西湖,起名的不是蘇東波,而是韓愈。


進去前要填飽肚子,西湖旁有間賣牛雜粉賣到很出名的鎮記牛雜,但真名坐冇虛席,唯有去其隔離的一間「假店」,反正大家的份量都似差不多。潮州牛雜和香港的分野在於湯底,潮州的不用鹵水,而是加入胡椒粉的湯汁。




西湖旁有座涵碧樓,內裡記著中共於一九二七年南昌起義後,餘部殺去潮汕,搞起了「潮汕七日紅」,主持人是周恩來。


因此進館迎面而來是此君肖像,這個民國四公子還真眉清目秀,和香港某個周姓明星有八分相似。


但旁邊的銅像卻很不一致。


「七日紅」和後來的抗戰,為這裡帶來點血色、英雄。西湖園裡有兩座紀念碑:一座記念抗日烈士的,簡簡潔潔的一大座大理石柱碑。


另一座則是紀念搞起「七日紅」的,座位後牆為鮮紅,加上頂上一大粒紅星,好蘇維埃風格,叫人差點以為自己身在平壤。








景韓亭的簡介寫得有點亂七八糟 (到底是始建於唐代還是一九四五年呀?)內裡傳為韓愈手筆的《白鸚鵡賦》,應該是真品,因為都用鐵欄圍著 - 中共自知自己的國民或比日本仔更不肖。


一鼓作氣跑上山,想望望潮州古城的全貌,全景見唔到,只見到這座堪稱「藝術o既野你識條春」之東西。






向北門那邊下山,先來是個遊樂場。


回城裡吃碗鴨母捻,其實是雪耳糖水加湯圓。


「一生愛潮爆,你來自潮州」的潮州電視大學。



潮州古城其實不古,建築都是清未民國夾雜,走過民國的騎樓,轉左巷子就看到清未的大宅,一新一舊如此交替,對研究建築的,這裡是比其他古城更為有趣。

只是城牆上滿佈垃圾,只因它是不用錢就可上,這個國度的政府就是這樣,只會為利益做事,叫人抱頭歎氣。若廣濟門和甲第坊見證潮州的輝煌城牆上的垃圾卻又反映此地內裡的髒墮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